关于孩子该由谁来带,听一听专家的意见
作者:lycopene 发布时间:2012-6-11 17:11
孩子该由谁来带?
这是《为了孩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章淼榕是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培训部主任,我看过其做客上海电视台《超级家长会》男校来了那一期节目,发表专家意见,讲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今天特地在网上搜索其背景,搜到多篇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以及这篇文章,力陈了父母教育责任缺失对孩子心理性格发展的不良影响,主张教育子女,父母应亲历亲为,这些观点是在若干国内外调查研究的数据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有说服力。并且在父母及隔代人在育儿责任合理定位问题上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1、理清两代人的养育分工;2、协调时间,分担压力;3、共同养育、统一原则。
年轻的父母也要树立自信,不要太迷信权威,“父母只要肯尝试肯参与,就能体验到育儿愉悦感和成就感,产生更多的信心及动力,越做越多,越做越有劲。对于那些闲暇时间特别有限的父母,一旦有机会在与孩子一起,就要做到全心全意的倾听与陪伴,并且在离别和重逢时记得向孩子表达深深的牵挂与关心,这是一种高效能的亲子互动。”
这是《为了孩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章淼榕是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培训部主任,我看过其做客上海电视台《超级家长会》男校来了那一期节目,发表专家意见,讲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今天特地在网上搜索其背景,搜到多篇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以及这篇文章,力陈了父母教育责任缺失对孩子心理性格发展的不良影响,主张教育子女,父母应亲历亲为,这些观点是在若干国内外调查研究的数据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有说服力。并且在父母及隔代人在育儿责任合理定位问题上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1、理清两代人的养育分工;2、协调时间,分担压力;3、共同养育、统一原则。
年轻的父母也要树立自信,不要太迷信权威,“父母只要肯尝试肯参与,就能体验到育儿愉悦感和成就感,产生更多的信心及动力,越做越多,越做越有劲。对于那些闲暇时间特别有限的父母,一旦有机会在与孩子一起,就要做到全心全意的倾听与陪伴,并且在离别和重逢时记得向孩子表达深深的牵挂与关心,这是一种高效能的亲子互动。”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诗经》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弗洛伊德